馬術在線 首頁 馬術雜志 看點/視野 查看內容

美國牛仔文化逐鹿錫盟草原

2011-6-21 16:35|來自: 《馬術》2007年3季刊

摘要: 眾所周知,在世界的三大馬文化中,草原游牧文化是最古老的。除了歐洲、非洲、美洲草原,身居亞洲腹地的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歷史是最悠久的,歐洲貴族馬文化次之。美國西部牛仔文化是最年輕的,它是在開發(fā)美國西部養(yǎng)牛 ...


眾所周知,在世界的三大馬文化中,草原游牧文化是最古老的。除了歐洲、非洲、美洲草原,身居亞洲腹地的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歷史是最悠久的,歐洲貴族馬文化次之。美國西部牛仔文化是最年輕的,它是在開發(fā)美國西部養(yǎng)牛趕牛的過程中而形成的文化。美國西部牛仔文化和當?shù)赝林?-印地安人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印地安人很可能就是蒙古人的后代。據(jù)說在一萬年前左右,蒙古人從蒙古草原一直向北穿過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大陸,成為了這片土地的主人--印地安人。由于美國西部牛仔文化發(fā)源于印地安人所在的區(qū)域,所以必然受到印地安文化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西部牛仔文化又回到了蒙古草原的故鄉(xiāng)。這也是兩種馬文化的一次大碰撞。比賽是要分出勝負的,兩種馬文化各有其特長,所以競賽規(guī)則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任何比賽都要公平合理,很顯然,草原耐力賽、上馬絆、套馬是元和牧人隊的強項而繞桶賽、繞蘇魯錠是都市牛仔隊的強項。

第一站,天堂草原的成吉思汗瞭望山

從北京沿八達嶺高速公路一直向北過張家口、張北、太仆寺旗到錫林浩特市,再向東140公里就到了西烏珠穆沁旗。

相傳在800多年前,成吉思汗曾路過此地,發(fā)現(xiàn)自己兩匹心愛的馬丟失了,便登上了山頂向遠處張望,發(fā)現(xiàn)它們正在安然地吃草,于是后人就把這座山叫作成吉思汗瞭望山。

它位于天堂草原的一端,也就是著名的西烏旗全國草原耐力賽的起點。

2005年7月,西烏旗為了恢復馬背文化舉行了800匹馬的大型馬文化節(jié),在第一屆全國草原耐力賽上,就以207匹馬打破了1939年在英國利物浦安翠賽馬場創(chuàng)造的一場比賽66匹馬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我們7月16日到達西烏旗,第三屆西烏珠穆沁旗全國草原耐力賽于7月17日早上7點開始,而我們將在7月18日參加對抗賽。第一場比賽是在天堂草原進行的耐力賽,我們只跑1/10的路程,所以觀看比賽就成了一次難得的實戰(zhàn)演習……

7月17日,都市牛仔隊一行,早早就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七月的草原上,晨霧才剛剛散去,留了一層薄薄的露珠,在花頭草尖。披件外套也還是會感覺到那風里夾著的濕漉漉的清涼。參賽的馬匹已經(jīng)被主人們牽著在場內就緒,只是選手都還遲遲沒有露面。

陰沉沉的天空開始滴雨,越下越大。透過雨簾看奔跑而來的騎手,感覺心像被突然撞了一下,那真是一群孩子,十來歲的樣子,卻如風一樣從雨里跑來,眼睛里執(zhí)著地只有馬。

由于瞬間的強降雨,草原開始積水,小孩子們就光著腳站在雨水里,等待著馬匹的檢驗。沒有傘,沒有雨衣,一個個孱弱的身軀在風雨里抖得像片葉子,而從他們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的畏懼與慌張。

你,站在傘下,遠望著感受著這場還沒開始的比賽帶來的持續(xù)的震撼。

槍響,上馬,出發(fā),其實真正能看到的動態(tài)鏡頭也就不過那兩分鐘,但這之間所離析出的分鏡頭卻讓你恒久難忘。大人們的渴求、孩子的勇猛,對前路的未知,都隨著震耳的馬蹄聲奔跑進迷蒙的水霧里。而此時,人群開始向后轉,跑向終點的方向。

等待的時間永遠都是漫長的。當?shù)谝黄ヱR飛奔而來時,你能聽到身邊安靜的人群開始躁動,接著尖叫之后便是無休止的沸騰。這個時候你是無法控制情緒的,淚水被孩子們不斷揚起的馬鞭催了下來,那被收進鏡頭的是怎樣的畫面?。∫粡垙堉蓺獾哪樕鲜菣M飛的泥水和堅毅的眼神,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還是倔強地加著鞭子嘴里吆喝著,相互趕超,那執(zhí)著是任誰都難以抗拒的感動。

才了解為什么忠勇與堅毅是草原人民的定語,原來那是一種幼年時就埋下的情結。

比賽結果:紅山軍馬場的紅山一號和紅山二號兩匹駿馬獲得冠、亞軍。30.5公里用時46分40秒。當人們都為東道主西烏旗又沒進入前三名而惋惜時,旗長巴特爾一句話引起了人們的深思:我們要的是公平公正的品牌賽事,讓更多的人馬來參加比賽,了解西烏旗。我們雖然沒拿前三名,但我們是大贏家。

第二站,首戰(zhàn)3公里耐力賽 7月18日

萬事開頭難。第一場對陣,人、馬還不熟悉,安全是最大問題。朱和源隊長特別叮囑4位女騎手要保持騎乘的重心。

成吉思汗嘹望山有片難得的美麗草場,在這里我們邂逅了牧人隊的選手。相比起牛仔隊里的四哥,蘇老師這樣的老牛仔而言,眼前的對手清一色是孩子輩的。他們大多在20歲左右,甚至更小,但提到騎齡,最少的也在10年以上。

用淳善的巴特爾的話說:“用我們分給你們的馬比賽,那就根本不存在什么競爭?!狈纸o我們的馬的確從能力上懸殊較大,但大家本就是以友誼第一的心態(tài)走進草原的,所以也就備鞍上馬,未見紛爭。

想來這荒莽的草原是第一次出現(xiàn)如此這般斑斕的景象吧。兩種文化在馬背上和諧地碰撞,語言不通的對手在馬背上達成了最原始的互通。在這場速度的競逐中,牧人隊拿了第一。目前的比分是10:4,牧人隊暫時領先。大家本無異議,倒是牧人隊長江樹軍的一句話讓我們哭笑不得:“真沒想到從城市里來的人騎馬能騎得這么好。為了你們的安全,早上我特意讓隊員把你們的馬放了好幾里地,沒勁兒了才敢給你們……”

草原上的太陽像蒙古姑娘的笑臉永遠是那么燦爛。蒙古汗城里歌舞升平,副旗長烏日圖那順真摯、熱情地招待著我們這一行遠來的賓客,悠遠的牧歌隨濃香的奶荼一起飄香。

第三站,涉水、尋寶賽 7月19日

錫林郭勒盟草原是世界上四大天然草原之一,而西烏珠穆沁旗是最華美的一段。在大興安嶺的余脈上,不僅有白樺林,還有水草交融的濕地。我們的涉水賽和美景尋寶就在這里進行。

馬蹄聲踏亂了九曲灣恬靜的河水,飛濺的浪花追隨我們一同歡騰。

我乘你孤悠的蕭聲踏水而來,在亂鴻飛過處共你起舞。一組組揚鞭催馬風行而過的剪影,被恒久地定格在七月這繁茂的草原深處。

比賽開始,兩組隊員分組角逐,從不遠處的彎道上飛馳俯沖,兩兩并行,踏水而過。馬蹄在泥濘的灣底跋涉,隨時都會有滑倒的風險。然而選手們卻都絲毫未有減速的意思,只是調整重心協(xié)助馬兒順暢地踏過水面。

這的確是場開心的較量,每個人都在水里風行得不亦樂乎。清涼的水花洗去了城市里蕪雜的繁復,熱情的太陽把一切紛擾羽化成煙。此時此刻你只屬于這里,只是草原的孩子,在盡情享受著自然的撫愛。

都市牛仔隊憑借著西部牛仔的騎乘技巧以6:2取得了第二戰(zhàn)比賽的勝利。隊伍將進行第三段賽程的爭奪,他們將騎馬向西約20公里,前往賽地白樺林。

從九曲灣到白樺林是一段被寫進記憶的路。清流在樹林間游走,花草格外豐美,牛羊以幸福的姿態(tài)散著步子。風行過,灌木做響,陣陣清涼。蒙古姑娘悠遠的歌聲騰起,包裹在小伙子質樸的音色中,在草原上一路飄灑。有生靈劃過天際,一種恍若隔世的蒼茫。

穿梭在樹林的時候,隱秘的沼澤讓我們這群過客吃了些苦頭。三三兩兩的迷路后,才意識到有組織的進發(fā)才是在野外生存的真道理。目睹了一匹馬整個陷進沼澤無法動輒的場面,那無助的眼神直看向岸上的主人。小伙子黝黑的脊梁彎下,沉著鎮(zhèn)定地拖著韁繩終于在無數(shù)次的嘗試后將馬催出了泥沼。濕漉漉的馬兒抖抖身子,沉默著看向遠方。

尋路是樂趣的探索。你會以為你誤闖進了綠野仙蹤的故事里,在寬闊而廣袤的草野上飛奔,在險象環(huán)生的沼澤叢林里跋涉,穿越了農(nóng)莊,又行過了白樺樹林,這簡直就是一場意想不到的旅行,美妙極了。

據(jù)說是耗費了幾倍的時間我們才到了目的地,但比起這一路上邂逅的風景與經(jīng)歷,那可是相當值得的。

草草補過了午餐后,比賽繼續(xù)進行。

被安排在這里的是“尋寶”賽,一個聽上去很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央視的名嘴蔡猛老師作為本次賽程的主持,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比賽的規(guī)程。

兩隊選手又開始躍躍欲試了。

比賽是將寫有標號的18條哈達分散在3個不同的賽場,兩組分先后順序完成3場較量,以找齊18條哈達,并成功取到這其間的6件寶物為終結,最后計時生效。

這是場智慧與速度的競逐,是膽大心細的挑戰(zhàn)。對手出發(fā)后,牛仔隊開始討論嚴密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明確分工,揚長避短…

經(jīng)過激烈的較量,元和牧人隊雖然在智慧和組織方面不如都市牛仔隊,但他們行動迅速、馬感好,經(jīng)過3個賽段的較量,最終以6:2獲勝。

草原之行因這逐一展開的賽事而越發(fā)地生動精彩了。

第四站,3600米草原賽道賽 7月21日

在連夜趕往東烏珠穆沁旗做了一天簡短的休整后,7月21日參加東烏旗全民騎馬日活動,并在當?shù)氐哪沁_穆會場進行了我們的第4場較量--3600米競速。

7月21日,這一天被定為東烏珠穆沁旗的騎馬日。這一天要求上到書記、旗長下到普通老百姓有條件的都上馬。東烏旗旗委書記烏力吉說  這里有6700戶牧民,我們的目標是每一戶減少一輛摩托車,增加一匹馬。這樣既減少了污染,保護了草原,又使牧民重新恢復了馬背文化。用我們水草豐美的草原和歷史悠久的馬背文化,吸引旅游者帶動牧民致富。我們這些都市牛仔也匯入了騎馬一日的馬隊中,隨后3600米的草地賽在牧民的關注下開始。

頭戴牛仔帽和身穿蒙古袍的兩隊,以迥然不同的風格展開了較量。2000米過去了,仍很難分勝負,隨后只見身穿蒙古袍的姑娘小伙高聲吶喊,迅速超越第一集團,形成了四包一的局面,元和牧人隊以8:3獲得了勝利。

第五站,渾善達克 沙地越野賽 7月22日

上午才在錫林浩特貝子廟里的額爾敦敖包前參加了特別為蒙古60年大慶舉辦的祭祀活動,下午就轉戰(zhàn)到了正藍旗境內的渾善達克沙地,要在這傳說中的越野圣地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沙地賽馬。

翻身上馬,再起風煙,馬蹄起落間,沙土飛揚。長韁甩開灌木的側枝,吶喊劃破長久的寂靜。飛鳥四散,驚起回旋在半空注視著這群大漠的狂客。仿佛在電影上曾經(jīng)看到的劫匪,在安靜的沙丘上猛然竄出一對人馬,轉眼又消失在沙塵中,忽而從千年的大榆樹旁掠過,轉而又從高坡上沖下。正像元和牧人隊的隊長江樹軍所說:“我們在草原上這么多年,我敢說馬和騎手都是第一次?!笨赡芏际信W嘘牳m應這種急停、急起、急轉彎的線路設計,他們以6:2取得了勝利。

渾善達克是草原上一片難得有樹的地方,在寬大的樹陰下,兩隊選手拿著自家?guī)淼膶氊愊嗷ソ涣髦?。不會漢語的蒙古姑娘,羞澀地拿著祖?zhèn)鞯鸟R鐙比劃著,牛仔隊也展示了不少具有美國西部牛仔特色的個人藏品。這場聲勢浩大的賽事,已經(jīng)由兩種迥異的文化比拼升成為美國西部牛仔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的一次有機的融合與互通。都市牛仔隊以表達敘述完整、邏輯性強、馬文化理解透徹而贏得了馬文化比賽的勝利。兩隊各有勝負,而下面的傳統(tǒng)項目將砝碼撥到了元和牧人隊這邊。但既然是體育比賽,就擺脫不了意外的發(fā)生。

第六站,摸馬尾巴、繞蘇魯錠、套馬、上馬絆  7月23日

還沒從顛簸的路上回過神來,就已經(jīng)被白旗千馬部落牧馬苑里奔騰的馬群震撼了。千疇的碧野之上,成群的駿馬像滾滾洪潮席卷而來,氣勢浩蕩。

喝過蒙古交手的下馬酒后,這些不勝酒力的都市牛仔再翻身上馬的時候就覺得有點飄飄然了。馬背上的民族永遠都有著做不完的游戲,摸馬尾巴、繞蘇魯錠,還有套馬。一場場賽事在正鑲白旗廣闊的草場上輪番上演,精彩紛呈。隊員們既娛樂了自己,也取悅了圍觀的牧民。

套馬賽是被攝影師放大了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夾著幾米長的套馬竿在奔跑的馬群間穿梭,是用慣了套索的牛仔們從來都不曾想見的畫面,以一己之力在西部鞍上操縱顫悠晃動的長竿準確套住奔跑的馬匹的確很有難度,但牛仔們都憑著扎實的騎坐功底一顯身手準確套住了馬匹。牛仔們?yōu)t灑的裝束也成功地贏得了牧民們真誠的喝彩。

套馬是馬背民族的傳統(tǒng)項目,在很多節(jié)日里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現(xiàn)。牧民們手持長竿競逐,既有揚鞭催馬的勇猛,又有手疾眼快的靈活。手起,竿落,跟身,回撤這一系列的動作幾乎是在瞬間完成的,精彩得讓人難忘。

剛作別了正鑲白旗奔騰的駿馬,就又闖進了藍旗落日的畫中。在據(jù)說是被成吉思汗揮刀削平的平頂山上,一行人沐著落日的余暉策馬放歌,這是再多言語都無法描摹的自由。
    
“走永遠地走吧,走吧,不回頭……”

說句實話,正像牛仔的生活是艱辛的一樣,我們這一行比賽實際上也是相當苦的,可因為我們都是愛馬人,我們嘗到了苦中有樂的滋味。一周的人馬親和,隊友相處使很多的情感都聚集到了一塊兒,怕馬累著了,怕隊友輸了失落,可我們又難以壓抑取勝的愿望。裁判長明言鄭重宣布,經(jīng)過前面的比賽,元和牧人隊以49:43暫時領先6分。

第七站,決戰(zhàn)錫林郭勒賽馬場 繞桶賽  7月25日

如果說套馬、上馬絆都是蒙古隊的強項,那么繞桶可應該算得上是牛仔們的優(yōu)勢了。

7月25日,在錫林浩特宏偉的大賽馬場上,元和牧人隊與都市牛仔隊進行了此次賽程里的最后一項角逐--繞桶賽。

比賽水平雖不很高,但這卻是錫林郭勒賽馬場建成后的第一場賽事。

草原賽馬歷史悠久,通常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進行,也是那達慕三大賽事的核心,以長距離為主。隨著農(nóng)業(yè)的現(xiàn)代化,草原上的馬匹銳減,從1971年的1100萬匹已降到當今的600萬匹左右,牧民們騎著摩托車放牧的情景隨處可見。近年來,隨著牧區(qū)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我國馬匹功能從軍用、農(nóng)用轉向體育、休閑娛樂業(yè)。賽馬運動從都市到牧區(qū)風起云涌。為了改變錫林郭勒沒有賽馬場的歷史,內蒙古元和集團出資近4000萬元,經(jīng)近兩年的緊張施工,鑄就了這個賽馬場,填補了草原中短距離賽馬場地的空白。這個賽馬場也將成為錫林郭勒盟草原,馬文化旅游的標志性建筑。正如盟長榮天厚所言:“蒙古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抓緊蒙古馬背文化的恢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錫林郭勒草原的南端距北京不到400公里,我們有美麗的草原、悠久的馬背文化,我們的旅游才會有后勁?!睒s盟長的一番話,讓我們感到了除了比賽之外,馬背文化傳播的責任。上萬名觀眾在注視著兩隊最后的勝負。

繞桶賽是美國西部牛仔文化中的經(jīng)典項目。用來繞桶的馬對暴發(fā)力、速度和靈活性的要求很高。雖然說是牛仔隊強項,但大家都對胯下這些勞累了一周的馬匹沒有足夠的信心,況且現(xiàn)在整體落后六分。按照秒數(shù)換算,比賽還沒開始就已落后了近20秒。雖然有很多困難,大家仍然希望取得最后的勝利。

比賽開始。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繞桶訓練的馬要想取得成績是有困難的。就算是曾經(jīng)有過幾次訓練的馬匹,再備上沉重的西部鞍后,一樣是左搖右晃不聽指揮,所以這場妙趣橫生的比賽也足足是讓牛仔們都銘記于心了。對牛仔們來說,公平公正的比賽在最后一站成了爭分奪秒的追逐賽,必須每人平均爭回3秒鐘左右,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兩隊女選手都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錯,或將桶碰到,或者跑錯線路,幾乎打了平手。這樣,取勝的全部重擔就落到了都市牛仔隊男騎手的身上。他們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經(jīng)驗多、發(fā)揮相對穩(wěn)定,奪回了10秒鐘。元和牧人隊平均20歲的小伙子們在家鄉(xiāng)的主場上群情激奮,江樹軍、亮亮、賽音巴特爾、蘇和。憑借著馬背上的功夫,最終以1分54秒66完成了比賽,都市牛仔隊的總成績是1分42秒96,雖然在最后一場比賽中,都市牛仔隊取得了微弱的優(yōu)勢,但在賽前,因已落后了近20秒,最終元和草原牧人隊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可能是西部牛仔隊繞桶賽的表現(xiàn)觸動了參賽牧民的表演欲望,比賽過后,一個蒙古騎手,手拿酒壺飄著進來繞桶,速度還著實不慢??粗舷路w的身手,突然就想起了銀幕上悲情的布魯克。那行走天涯的曠世豪情,想必也都沉淀在這一壺濁酒里了吧。元和牧人隊的姑娘小伙子們興奮地抱成一團,淚水奪眶而出。都市牛仔隊的哥哥姐姐們發(fā)自內心地為他們高興,手掌都拍紅了。內蒙古元和集團董事長、元和牧人隊領隊劉忠元激動地說:“沒有錢可以去掙,東西壞了可以重造,但文化消失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我代表內蒙古人民深深地感謝北京馬術協(xié)會都市牛仔隊的選手們,為恢復草原馬背文化所做出的貢獻……”

舉杯縱歌話離別

記不得喝了多少酒,只是大家都醉了。相處了10天的對手聚在一起,激烈的角逐讓感情更加深厚。終于能跟牧人隊的小伙子們喝杯酒了,記得每天晚餐的時候問及他們,隊長小江都是同樣的回答:他們在照看馬。

離別的酒會上,出席的各個旗縣領導再次穿起了印象中具有各地風情的衣服。賽前賽后無微不至的招待讓我們這些走進草原的牛仔,溫暖于心。總指揮馮玉樓一曲《成吉思汗的傳說》把氣氛推向高潮。本次比賽主辦方錫林郭勒盟旅游局局長蘇鵬說:“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騎著馬兒過草原--都市牛仔隊和元和牧人隊對抗賽,作為獻禮節(jié)目,能夠人馬平安圓滿結束,我十分激動。近1000公里的跋涉,讓我們目睹了錫林郭勒盟美麗的草原風光和日新月異的變化。讓美國西部牛仔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這里碰撞,并開花結果……”一首接一首的牧歌唱起了10個日日夜夜的回憶,忘不了綠田闊野,縱馬逐風的日子,忘不了草肥水美燕舞鷹飛的景致,更忘不了蒙古漢子黝黑的脊梁和姑娘們嘹亮而悠遠的長調,這一切都將融進盛夏草原的記憶,恒久凝刻。最后中央電視臺著名體育評論員蔡猛先生一曲《草原在哪里》喚起了所有人內心的共鳴“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的歌聲里,草原在我的目光里,草原在我的夢里,草原在我心里,草原在我的生命里。昨日在一起.今日又別離,草原草原我愛你,我愛你草原草原,祝福你、祝福你……”

©2011-2025  馬術在線 (京ICP備11042383號-3)     E-mail:horsemanship@vip.sina.com

返回頂部